
放下修行中的九种虚荣
1、放下修行的时间。 时间的长短并不代表一个人修行的成就。 2、放下诵读的经文。 读经的多少不代表一个人修行境界的高低。 3、放下自以为是的修行经验。 成就佛道的方法如恒河沙的数量一样多,你所体悟的,未必别人也一定要走。就算同样的路,因为走的人不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1-10

觉醒法师:佛经怎么摆放才比较如法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读诵佛经还是放置佛经,都需要以一颗虔诚恭敬心对待。切不可把佛经当成一般书籍随意翻看、随意摆放、随意涂写。平日佛经摆放,需放置在家中至高清净处,用红布或黄布包裹。经书或注解经书类的书籍,该如何摆放?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1-09

什么样的人,才是有福之人!
曾国藩说: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既往不恋,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无论是情感上的爱恨情仇,还是物质上的困苦喜乐,都无需念念在怀,让其影响现在的心情和行为,过去了的已经无法改变,印刻在身心中的也无需刻意抹杀或保留,去留随意。 未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1-03

佛的十大称号,你知道多少?
佛有十个名号,什么叫号呢?就好像我们人有个名字,然后又有个别号,名字是自己尊长所用,别号是一般平等的人所用。 (一)如来。 如,如无方所,没有一个特定的地方;来,来感而现,等来感应道交了,而现出来,这叫如来。又如来两个字是来无所从,去无所去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1-02

佛教给我们,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
禅宗的三祖僧璨大师就开示过:快乐无忧就是佛陀。如果我们每一天都非常开心、快乐,没什么忧愁,这种生活就是解脱的生活,就是欢喜自在的生活。 怎样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呢?佛陀说:快乐其实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暂时的快乐,就是人间天上的快乐;第二个层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2-29

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
有人问: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不说念释迦牟尼佛,反而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或者说:不叫我们念十方诸佛,为什么偏偏只念一尊佛呢?反正我们的问题疑问会很多。那为什么念西方的阿弥陀佛?东方还有阿閦佛,为什么不好啊?还有弥勒内院,离我们更近哪,更容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2-27

界诠法师:为什么你一无所有?
世间种种现象皆是无常变化,故称诸行无常。 春去暑来暑又去,才入秋天秋又完。 夏日才见荷莲开,秋季又闻桂花香。 人之心念,念念无常。发好心出了家,本想坚持学修,无奈随境随缘四处奔走,不想坚持住一处所。 本来看破一切,后又追逐名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2-27

进入寺院要记得一个字——“轻”
大家在进入寺院时,一定要注重一个轻字,无论什么身份,也无论修行了多久,功夫深浅于此即可略见分晓。 走路要轻 行的威仪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仪态亦可化导众生。行要杜绝杂乱不匀、轻佻放肆、拖沓散漫。轻步慢行不仅是修养,更是庄严。 说话要轻 言语轻柔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2-27

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
有个人问禅师: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 禅师说:欲望! 那个人满脸疑惑。 禅师说:听我讲几个故事吧。 一、可怕的黄金 一个僧人惊惶失措地从树林中跑过来,刚好碰到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边散步。他们问僧人说:你这样慌张是为了什么? 僧人说:太可怕了,我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2-27

《金刚经》中最智慧的十句话,快看!
《金刚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全称为《金刚般若波罗经》。是早期大乘佛教经典,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经书之一,经题的意思为:“以金刚不朽之身和超卓智慧之志,渡达彼岸。”以下经句为其精华,读通此经,即可开悟。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