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磨砺中坚强

在时光的磨砺中坚强 人生就是在苦难中前行,累,不能停歇,苦,无法回避。 不论我们如何生活,是小心翼翼,还是大大咧咧,困难总是不期而遇。但昨天的磨砺塑造了今天的自己,时光总会告诉你,在磨砺中坚强,在磨砺中成长。 每个人在生命之初,都只是一颗平凡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1-16

笔墨起觉 心生定慧 养立法师修行如是语

曹山宝积寺住持养立法师自幼佛缘深厚,喜爱书法,坚持每日写毛笔字甚至忙到深夜也不停笔。法师表示,忙碌之余,繁杂间隙,停下来写几行字,体会笔尖在纸上行走跳跃的律动,那是对自己的表达。禅可以寻觅否?禅无法寻觅,却可以隐匿在书法之中以禅意直通本心。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1-15

为何佛祖有头发 而和尚都需落发?

为何佛祖有头发而和尚都剃光头?首先指出一个错误,佛祖头上的那个不是头发,是啥?往下看。 小时候看《西游记》,小师妹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西游记里辣么多和尚都是光头,偏偏如来佛祖却有头发。当时师妹暗自思忖,难道就是为了表现人家如来的与众不同?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1-15

寺院屋檐下的小小铃铛,作用真不小!

在我国一些寺庙等传统古建筑的屋檐下,总能看到这系挂着的铃铛,风吹铃动,悦耳清脆。这种庙宇殿堂屋角的铃铛现今都叫做“风铃”,亦称惊鸟铃、护花铃。顾名思义,就是说当风吹过时风铃叮当作响,用来惊吓鸟类,保护廊内的花花草草。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1-15

佛法僧为何称为三宝?

三宝 佛、法、僧为什么称为三宝呢?因为它能使众生断恶修善,离苦得乐,解脱系缚,得大自在,极为尊贵,如世间的珍奇宝物,所以称之为宝。 《宝性论》用世间珍宝的六种譬喻来说明佛法僧称为宝的意义: 一希有义,如世间宝物,贫穷的人不能得到,三宝也是这样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1-14

中国最早的出家佛教徒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中国佛教什么时候开始有自己的出家佛教徒的? 答:中国很早就有了本国出家佛教徒,汉明帝允许阳成侯刘峻出家是最早的记载。但最初那些僧人仅是从师出家,剃除须发,照戒律生活,还没有受戒的制度;到公元250年来自中印度的昙柯迦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1-14

五个常用的回向偈、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1-13

忍不住生气发火怎么办?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常起瞋心就如同慢性自杀一样,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气。 然而,勉强控制瞋恨心的结果,反而会愈控制,就愈瞋恨自己,因为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每当瞋恨心生起时,你就会怨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1-12

出家修道要摄持身心

出家修道,要时时刻刻摄持身心,不可随便放逸。在道场中修行,一日不进步,就是退步,所谓:一日无功可进, 一日无过可改。 出家人要严守行住坐卧四大威仪,所谓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行的时候,要像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不要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1-12

心甘情愿吃亏的人,终究吃不了亏

能吃亏的人,人缘必然好,人缘好的人机会自然多,人的一生能抓住一两次机会,足矣! 吃亏是福。 爱占便宜的人,终究占不了便宜 捡到一棵草,失去一片森林,你看那些一到买单就上厕所或钱包半天掏不出来的聪明人,基本上都没

来源:大菩文化 201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