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之梅教授:诗意的栖居——禅文化视野下的健康调理

摘要: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物欲横流的社会导致了人们的精神饥荒、道德沦丧、价值失范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反思对科技的盲目崇拜和对情感意志生命的忽略,因此佛教尤其是禅宗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禅文化逐步融入人们的生活中,人们生理、心理各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

韩星海教授:不知茶禅何之味?只因身处尘世中

摘要:如何将茶禅文化融入当代社会的实践中去,这也是我国目前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普及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是通过举办了一次 茶禅一味活动体会,旨意在提高广大爱茶人、佛教僧侣对此课题的研究与发展,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关键词:茶禅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

鲍志成教授:禅茶渊源探赜

【提要】禅妙不可言,茶百人千味。禅茶文化是中国佛教文化和茶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和至高至美的境界,其思想核心集中体现在禅茶一味上。本文着重从饮茶风气与禅宗兴盛同步、茶叶主产区与禅宗流播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

赵哲伟教授:慧思大师的禅修思想探析

【摘要】慧思大师是中国南北朝时代的高僧,一生严持戒律,注重禅修。他以《法华经》作为禅修依据,强调威仪特别是结跏趺坐在禅修中的重要作用。尤其主张在禅修中采用观入出息法和四念处法,用般若智慧提起观照,这些方法行之有效,并能在禅修中引发神通,同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

刘文奎:论慧可撰写《大乘起信论》的史料依据及分析

导语:《大乘起信论》疑伪一千多年,近现代国内外专家学者争辩一百多年,但多学者认为是中土人撰著,作者是谁?无人知晓。笔者经过多年研究,认为作者是中国禅宗第一人慧可(487-594)。该论撰好后,第一个读者是道味相师的徒弟僧璨披览;并对该论中不解之处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

田素梅教授:佛学与心理学的邂逅

佛曰:一花一世界。宇宙间的奥秘,不过在一朵寻常的花中。心若无物,心中清净,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这就是禅宗的境界。那我们普通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在生理方面越来越有保障,在心理方面却恰恰相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

伍先林教授:《信心铭》与赵州从谂禅师的禅学思想

内容提要:《信心铭》相传为禅宗三祖僧璨大师所作,它反复地强调和阐扬了超越相对性分别的绝对性的心性本体之道。而赵州从谂禅师的平常心是道和以本分事接人的禅风与《信心铭》的思想是非常契合的,赵州禅师也经常以《信心铭》中的言句来接引学人。在《碧岩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

蒋家华教授:法眼永明道潜禅师法嗣系谱暨佛学思想钩沉

内容提要:在法眼宗的法嗣系谱中,道潜禅师(生卒年不详)是一位重要人物。他上承青原九世清凉文益禅师法嗣,下启法嗣杭州千光王瓌省禅师、衡州镇镜志澄大师、明州崇福庆祥禅师。道潜禅师除了传承文益华严六相成坏空门,还以无别指喻、见性周遍、十方无内外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

周会明教授 体果教授:圆悟克勤禅师弘法经历及在禅宗史地位研究

克勤(1063-1135),今四川彭州人。因先后受北宋宋徽宗和南宋宋高宗赐佛果和圆悟两个法号,故史称佛果克勤禅师或圆悟克勤禅师。临济宗杨岐派之所以在南宋时期成为禅宗主流,元代成为禅宗正脉,他为此做出了杰出贡献。克勤是古舒州这块土地培养出来的一代杰出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

果光法师:论三祖僧璨对禅宗发展的特殊贡献

果光法师 果光法师简介: 果光法师,俗姓李,名继金,法名果光,号法润,山东郓城人。1969年12月生于佛教家庭,父亲勤劳智慧,母亲贤淑善良,双双悲天悯人,乐善好施,在当地颇有名望。大和尚排行老大,自幼素食,随母礼佛诵经,耳濡目染,对博大精深的佛教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