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凯教授:三祖寺解缚石研究

黄凯教授简介: 黄凯,男,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宗教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佛教历史。 三祖寺解缚石又名传法石,一般认为是因三祖僧璨在该石上为四祖道信解缚而得名,石上解缚二字为明代周柳塘题周思久书。本文通过对佛教典籍和三祖寺历史资料的爬梳,发现解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

黄复彩教授:北周废佛前皖公山一带的山地环境和文化准备

黄复彩简介: 黄复彩,男,祖籍安徽枞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协安徽分会理事,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常务理事,池州学院佛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九华山佛学院客座教授。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学术论文等六百余万字。 内容提要:慧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

徐刚教授:永明延寿禅师“万善齐修”思想的当代价值

摘 要:法眼宗延寿法师提出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万善齐修等观念,同时,道教也提出了以德养生、身国同治的思想。佛道宝贵的理念对修身、摄心、个体道德、社会和谐建设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万善齐修;以德养生 永明延寿禅师(904-975)为五代末宋初人,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

许淳熙教授:三祖寺与佛教祖庭文化

提要:在坚持中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振兴和弘扬汉传佛教祖庭文化意义重大。充分挖掘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内涵,有利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中国佛教的国际影响力。 佛教祖庭,一般是指佛教宗派祖师常住,举行佛事活动,开宗创派,传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

周锋教授:皖公山“地缘佛教”与僧粲禅师研究略论

摘要:本文以地缘佛教概念析入皖公山佛教历史发展研究中,发现皖公山佛教在宝志禅师、僧粲僧师、智岩禅师、法演禅师等历代高僧的代际影响下,明显具有以禅为缘的地缘佛教特色。另一方面,僧粲禅师作为禅宗三祖,对皖公山佛教影响作用尤为显著,故而本文对粲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

吴秋雁教授:近百年杜甫及其诗作与禅学关系研究综述

摘要:诗圣杜甫一直是学界的研究重点,其研究成果也是非常的丰富;然而杜甫的宗教信仰研究,尤其是杜甫与佛教禅学关系的研究相对较晚。杜甫及其诗作与佛教禅学关系的研究成果虽不能称之为丰厚,但是近百年也有相关的研究成果问世,本文重点是对学界的重要研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

郑炎贵教授:三祖寺(山谷寺)区域与历代名人因缘禅话

天柱山为古南岳而声名久远,其南麓有凤形山谷,翠黛苍郁,松石合抱如洞,谷深约二千米,自古有一寺,一溪泉,一书院,皆以山谷为名,即山谷寺、山谷流泉、山谷书院。寺为南朝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国师宝志开山所建,梁武帝萧衍于大同二年(公元536年)赐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

黎在珣教授:《信心铭》的平等思想及现实价值

内容提要:虽然《信心铭》中的唯心内容充满理想性和非现实性,但聪明的唯心时常比愚蠢的唯物更能揭示世界的本相,更易成为人类精神领域的标杆。蕴藏《信心铭》之中的深广平等思想就富有让人无法轻视的真理性,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践行深广平等思想能够帮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

殷洋宝教授:皖江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重塑

内容提要:佛教文化现在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本文探讨皖江地区的具体情况,利用该区域的诸多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从分析佛教旅游开发的可能性入手,结合皖江地区的实际情况,从区域定位和历史文化传承两方面对开发和重塑皖江地区的佛教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

高双齐教授:论安徽地域佛教文化与中国佛教文化的统一性

一、安徽佛教文化与中国佛教文化的历史统一性 安徽佛教与安徽的儒、道两家文化无论是在发展进程上,还是在理论的演进上,均具有历史的统一性。安徽地区的儒佛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并且具有和谐共生的特点。形象地说,安徽地区的儒佛道犹如同一棵树上绽放的三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