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智慧,叫做上善若水

一位年轻的商人被搭档出卖,人财两空,痛不欲生,想跳湖自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25

如来十恩

( 1)发心普被恩︰ 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乐。 (2)难行苦行恩: 如来往昔在因中,施舍头目、国城、妻子,受难行之苦,皆为利乐众生。 (3)一向为他恩︰ 如来积劫修诸功德,不顾自身,但为度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25

道理明白一箩筐 不做功夫瞎白忙

有一类修行人,不缺道理,不缺方法,只欠功夫。 功夫不到,欲求真正解脱,决定不成。一人解脱,须有两法合成:一曰功夫,二曰智慧。二法少一,解脱难成。智慧烧尽无明见解,功夫荡尽累劫习气。功夫到智慧不到,称大力士,能胜小鬼,不抵阎王;智慧到功夫不到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25

慈心不杀,世世无患

过去,在罗阅只国外五百里处有一座山,山中住着一户人家,男女老少共有一百二十二人。他们以打猎为生,过着穿皮吃肉从不耕种的生活。他们只知敬奉鬼神,不知世上还有佛法僧三宝。 一天,佛陀以圣智观察,知道他们得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24

苦而不言,喜而不语,才是人生最高境界

苦而不言,喜而不语。短短两句,包括了做人之最高境界。 为人收敛,不大惊小呼;为人谦让,不傲慢自居。 不少人受到伤害,悲苦不已,逢人便诉,泪涕涟涟,以博人之同情。 或许起初,人们会为你抱不平,是时日一久,不平已变为不屑,而你却不查,依然的喋喋不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24

不可以肉眼断事

从前有位老和尚,有意要重新修建佛庙,于是特地到一处较有钱的乡镇化缘。化了数天,竟无人肯发心捐助。后来,有一个癞痢头的卖烧饼孤儿,看不过去,就把往常卖饼积蓄来的钱全部都施给老和尚,因而感动了许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23

心是一条流动的河

我们常常觉得念头是一段一段的,实际上不是。心像一条流动的河,无数的念头刹那生灭,相续不断,前一个念头刚过去,下一个念头又生起起什么念头对我们的生活、生命是有影响的,它会制造出产品。 念头制造的产品包括我们当下的苦乐感受、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23

不生烦恼,就会得自在

当烦恼降临,总希望当前这个烦恼尽快过去,于是咬紧牙关,费尽心机,总算得以圆满解决;谁知还没安稳两天,另一个烦恼接踵来临,一番折腾后刚喘口气, 新烦恼又来了。 只要还在轮回中,不要奢求不再有烦恼。认识到了,就是开智慧;想开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23

圣严法师:聚是因缘,散也是因缘

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念、破除执着,做出正确的决定,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 当我们面对各种诱惑或刺激时,无论产生的感受是痛苦或快乐,都要马上想到,这些境界以及伴随而来的感觉,只不过是物质彼此接触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23

圣严法师:为什么要培养自己的柔软心?

所谓的柔软心,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减轻,不在人际间架设心防,也不为自己设想,心胸全然敞开。所以,凡是自我主见很深、自我中心很强的人,是不可能有柔软心的,而佛法所说的无心,事实上就是最彻底的柔软心。 无心的心,是指以自我为中心的心,当我们放

来源:大菩文化 2016-11-22